電價調整陷入兩難境地
發(fā)布日期:2011-11-26
核心提示:如果上調電價,必然會加大企業(yè)的生產成本,從而讓本已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(yè)更加困難,以及增加民生壓力;不上調電價,電力供應缺口持續(xù)加大,且電企將難以為繼。
針對電企近來頻頻上調電價的呼聲,有關部門內部意見出現(xiàn)分歧。部分意見認為,上調電價有助于緩解電力虧損和電力緊張。另一部分意見認為,上調電價將打壓本已不景氣的經濟增長。事實上,這樣的“電價分歧”仍將長期存在,且短期內似乎無解。
據中電聯(lián)預測,繼我國今年電力缺口3000萬千瓦之后,2012年我國電力缺口更將高達5000萬千瓦左右。正是日益加大的電力供應缺口,在導致各地近年不斷拉閘限電的同時,助推了電企頻頻上調電價的呼聲。
那么,基于決定價格的供求關系進行分析,似乎電企要求上調電價的呼聲完全合理。但是,如果結合電力供應之于整體經濟和民生保障的服務屬性而言,當下恰恰不是上調電價的最佳時機。
對于電力供應而言,雖然在過去5年,我國發(fā)電裝機容量創(chuàng)造全球電力建設紀錄,凈增4.5億千瓦。但是,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發(fā)電裝機容量的擴容,卻因煤炭供給的嚴重趨緊,根本無法滿負荷使用,這即是我國“煤電矛盾”的主要原因。此外,核能、水能、風能以及生物能的內生瓶頸,亦是造成我國電力供應結構性短缺的因素之一。
在此時,如果上調電價,必然會加大企業(yè)的生產成本,從而讓本已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(yè)更加困難,以及增加民生壓力;不上調電價,電力供應缺口持續(xù)加大,且電企將難以為繼。電價上調不是,不上調也不是,“電價分歧”因此而生。在這種“電價分歧”的背后,更牽連著我國經濟層面更為難解的結構性矛盾。